湛江乡贤平台 ( 湛江乡贤发展座谈会 ) 欢迎您!
头条  >  品牌企业  >  百年前湛江游子带回南洋种子【菠萝和甘薯】如今种出了顶流风物!
百年前湛江游子带回南洋种子【菠萝和甘薯】如今种出了顶流风物!
2025年09月18日 13:37   浏览:1650   来源:湛江乡贤发布

当你脚踩舒适的橡胶鞋垫

口中品尝着浓香四溢的菠萝和甘薯

你可否知晓

百年前

一批远赴南洋务工的湛江“留学生”漂洋过海

将种子带回雷州半岛

让一株株奇异植物在红土地上扎根

发展成如今的半岛风物和舌尖顶流




粤西引种橡胶第一人
开创我国粤西橡胶种植业的先河


走进徐闻县城北乡西埚村

一块被围墙圈起的林地引人瞩目

几棵将近百年的橡胶老树仍挺拔屹立

这里是湛江乃至粤西地区橡胶林的发源地


c9385ce4e9d6e0213afe55dd9b19b396.jpg


1920年,徐闻人林育仁去往马来西亚谋生,并经介绍成为一名橡胶园的割胶工人,在虚心学习后掌握了一套育苗、种植、管理到割胶的技术。


微信图片_2025-08-31_215320_822.jpg


1927年,林育仁返回徐闻时,历经千辛万苦将300多颗橡胶种子带回雷州半岛家乡种植,开创了我国粤西乃至广东橡胶种植业的先河。为了培育这批种子,他将村子西郊的一块4亩地当成试验田,几经培育终于在1936年采出第一滴胶汁。


湛江长山农场橡胶园。


林育仁的苗圃对新中国橡胶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先后在华南尤其是雷州半岛地区大规模地种植橡胶,而橡胶的大规模种植离不开林育仁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8-31_232047_354.jpg

开山种胶。资料图


1951年春,为迅速发展粤西橡胶种植业,林育仁响应政府号召,把自己的橡胶园全交给国家管理,并将本人栽培和割胶经验献出。


0919e88e312ff5279cb27f322b922e51.jpg


据史料记载以及西埚村村民回忆,1951年后,广东大规模种植橡胶,林育仁的橡胶园后被确定为种子采集基地,在这里试验种植培育的种子后被移植到广东各个垦区生根发芽。他的橡胶园不仅让西埚村成为粤西乃至广东橡胶的发源地,甚至被远送到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繁衍后代。2024年,广东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


带回200多株菠萝苗
成就“中国菠萝之乡”美名


每到四、五月份的菠萝季节

驱车南下到徐闻县

沿途35万亩的“菠萝的海”

散发着甜蜜的芳香气息

这浓烈的甜蜜可以追溯至百年前


(稿1)经花期调控实现提前4个月成熟的菠萝。陈欢 摄.jpg


一百多年前,祖籍湛江徐闻县龙塘乡北平村的倪国良背井离乡、远赴南洋,在一家华侨开办的菠萝种植园做杂工,由于他种植的菠萝没有毛眼,清甜似蜜,故被当地人尊称为“菠萝王”。


(稿1)果农包装菠萝发货全国。陈欢 摄.jpg


1926年,倪国良带着200多株菠萝苗从新加坡启程返回广东雷州府徐闻县龙塘乡的家乡,并在今曲界镇愚公楼村推广种植,成为湛江最早引种菠萝的人。徐闻种植菠萝的历史由此开始。


(稿1)果农在菠萝的海采收菠萝。宁川河.jpg


由于菠萝适宜鲜食,一般菠萝成熟期正值6月中旬,倪氏种出来的菠萝果肉色深黄、软硬适中稍嫩,肉量较密,果汁特多,香味浓、清甜可口,这在当时天气炎热的徐闻地,深受群众喜爱,很快就被群众传播开来,种植范围也很快从愚公楼开始,扩大到全县乃至雷州半岛、海南、北海等地。


(稿1)愚公楼菠萝展厅。陈欢 摄.png


1952年,徐闻县菠萝种植面积达10211亩,首次突破万亩大关,总产量达1103吨。如今,距离第一株菠萝苗扎根于此将近一百年,如今的徐闻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产量约80万吨。22亿多元的综合产值,成就了徐闻“中国菠萝之乡”的美名。


万历年间带回甘薯苗
粤西最早引种甘薯第一人


时下,湛江的农田翠绿依旧

绿油油的甘薯叶铺在红土地上

叶片之下

一个个“土宝贝”正茁壮成长


64528d0430ca0f9f06101acb559e14db.jpg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粤字号”农业品牌......近年来,湛江甘薯屡获殊荣。


dc7e0574d4bc8959bb5b24e6c5331692.png


而在百年前,湛江市吴川市梅菉镇人林怀兰于明万历年间由越南将甘薯种子带回中国,成为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也对湛江甘薯种植产生重要影响。


8c3be112156fdc3ec406d49ee1fd4c76.jpg

资料图。


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辞源》释“番薯”一词的注解:“其本出于交趾(今越南),吴川人林怀兰尝得其种以归,遍种于粤,因不患凶旱。电白县有怀兰祠,题曰番薯林公庙。”


据广东《电白县志》记载:广东吴川县中医林怀兰,医术高明,经常到交趾国(今越南)行医,并为守关将领治病。明万历年间,他将薯种带回电白县霞洞栽种,当地百姓为感恩其引种之功,建立番薯林公庙纪念他。


现场烤火山红薯色香味美。陈欢.jpg


当前,对于中国引种甘薯第一人,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在东莞、长乐等地均有留洋务工人士引种番薯,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都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70c8833c61e7089f479e12cc69fc79ac.jpg


如今,湛江不断深耕甘薯产业链发展,逐渐扩大了甘薯版图。2023年,湛江甘薯播种面积90.9万亩,主要分布在遂溪县、雷州市、廉江市、坡头区和吴川市,其中,冬薯种植面积58.4万亩。湛江鲜薯总产量148.5万吨,总产值超40亿元,带动种业、种植、加工、运输、劳务等全产业链发展。


6096c62dca87a475bba4f4ff6ddb4b50.jpg

近年来,遂溪、雷州等地依托特有的火山土壤、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冬种春收错峰上市的模式以及特色品种的打造,让甘薯产业从全国甘薯中杀出重围,遂溪“火山红薯”高端烤薯品种和雷州“杨家蜜薯”走进各大高端商超,成为人们的舌上尖货。


湛江发布编辑部

头条号
湛江乡贤发布
介绍
湛江乡贤平台(湛江乡贤发展座谈会)
推荐头条